近日,《中国青年报》刊发了一篇文章:《不读博,硕士生还有必要研究学问吗》,文章看似专业,所反映的问题却极具普遍性。
文章揭示的是越来越多研究生不愿意“研究学问”“读书”这一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研究生阶段具有很强的过渡性,而过渡性即意味着不确定性。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5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毕业后只有少数研究生继续深造,这表明对绝大多数研究生而言,最大的压力来自未来的就业形势。如果不能在纯粹的“研究学问”与“寻找工作”之间找到一条联接彼此的桥梁,就很难改变现状。
然而多数劝导研究生不要放弃学术的专家、学者恰恰忘了这一点,为了增加研究学问的魅力,他们不断宣扬阅读、学习对个人气质、修养的提升所具备的深远意义。即使毕业生在找工作过程中面临的是诸如“实习经历少”“能力资质证明少”等实际问题,他们依然无动于衷,继续将工作贬低为短视的眼下利益、不切实际地抬高研究学问的地位。既然已脱离实际,说教显然很难有效果。依据生活经验,我们或许确实能得出研究学问有利于提升个人气质的结论,但这只是大概率事件,并不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老实说,研究生选择深造也不意味着他们从此就过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学术研究同样是一门需由专业人才从事的工作,既然同是工作,自然不存在所谓的孰高孰低。
希望更多研究生重回书桌,就必须摆正心态,多一点实用主义精神。试想,如果通过研究学问,学生们既能增长专业知识,又能获得特定的技能训练、从而在求职竞争中脱颖而出,谁会拒绝研究学问呢?研究学问并不是不求甚解、漫无目的的阅读,研究意味着必须确立特定对象、发现特定问题、设计特定手段、选择特定工具,依据科学方法层层剖析,最后获取新知。仔细观察这个过程,我们发现,这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样被人们广泛运用于现实生活中。许多研究生之所以拒绝学问研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们选择的研究课题与实际生活缺乏联系。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接受的本科通识教育更强调宽泛的学理论述、缺乏科学的分析训练,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导师们更喜好较为宏观的课题。
鉴于目下绝大多数研究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多点实用主义精神很有必要。如新闻专业的研究生,完全可以将自己的实习与研究课题联系一起,这不仅能节省大量时间,还能真正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令二者水乳交融。或许有人质疑:实用主义的做法只适用于某些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对基础理论学科并不适用。非也,任何基础理论都不是人类凭空创造出来的,它们多是由一代代研究者通过实践不断打磨、提炼出来的。其实,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学生,如果一开始就将研究课题设定为大而化之的深层抽象问题,将很难有所获益,相反,一名合格的研究者懂得如何将理论延伸到新的领域,通过接受新的经验事实的检验来选择发展或收缩理论的宽度和广度。
不读博,硕士生还有必要研究学问吗?当然有必要,因为不论你选择了哪一条道路,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都是一辈子取之不尽的财富。(路中林) 责任编辑:guanliyuan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