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生命●关注知未病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 特约研究员 朱志超
什么是“未病”?“未病”就是未来会发生的疾病,如未来自己感觉不适的症状、未来导致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病因、未来医院诊断有结果的中风、心脏病、肿瘤、肺病、肝病、肾病、艾滋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疑难病、终身疾病和不治之症。
现代中医认为,在医院诊断有结果的疾病叫“器质性疾病”,又叫“已病”。自己感觉不适,但在医院诊断没有结果的自觉症状叫“亚健康状态”,即“未病”。
“未病”是“已病”发展的开始,“已病”是“未病”发展的结果。
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治未病的任务是将“已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即在器质性疾病的发生期阻止“已病”的发生与发展。
医学大数据表明,建国60多年来,中风、心脏病、肿瘤、肝病、肾病、肺病、艾滋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一直呈攀升状态。
如,35岁至65岁的人群已经成为中国慢性病大军;心血管健康方面,60岁左右的患病率高达39%;75%以上的人群处于疲倦乏力的亚健康状态;因缺少绿色、安全、有效的痛症治疗手段,镇痛药已经成为久治不愈的痛症患者的依赖品。此外:
1.我国高血压患者超过2亿,并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递增;
2.我国糖尿病患者接近1亿(9240万),其中1.4亿人的血糖还在增高;
3.我国心脑血管病的人群超过2亿,占总死亡人数的31%;
4.我国慢性病的死亡率占总死亡率的83.3%;
5.我国每分秒都在发生因中风、心脏病和肿瘤等疾病导致的死亡而医生却爱莫能助。
总之,亚健康状态和慢性病的发生与发展,早已严重影响了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和人民
群众的身心健康。
如何才能有效解决中国人的健康问题?
现代中医认为,逆转慢性病,从治未病开始,有效治未病,必先知未病。治未病是降低慢性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前提,精准知未病又是有效治未病的前提。只有精准知未病和有效治未病,才能阻止慢性病的发展,才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责任编辑:guanliyua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