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当邯郸的晨光温柔地洒在身上,我已背起行囊,踏上了向北的旅程。一路飞驰,窗外的景色不断变换,从熟悉的中原风貌逐渐过渡到广袤的东北大地,我的心也随着车轮的转动愈发雀跃,终于,在满心期待中,我抵达了哈尔滨。

刚一踏入哈尔滨,这座城市独特的异域风情便扑面而来。漫步在中央大街,脚下是历经百年岁月打磨的面包石,凹凸不平却承载着无数故事。街道两旁,风格各异的欧式建筑鳞次栉比,洋葱头式的穹顶、雕花的门窗,仿佛将我带到了遥远的欧洲。街边的商铺琳琅满目,俄式面包的香气、马迭尔冰棍的清凉,交织成独特的味觉记忆。沿着中央大街前行,我走进了圣索菲亚教堂,这座拜占庭风格的建筑巍峨壮观,绿色的洋葱头穹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教堂内部庄严肃穆,彩色玻璃窗投射进斑斓的光影,让人不禁沉浸在历史的厚重与宗教的神圣之中。从教堂出来,我又来到了兆麟公园,园内绿树成荫,湖水清澈,微风拂过,泛起阵阵涟漪,在喧嚣的城市中辟出一方宁静之所。路过哈尔滨第一中学时,古朴的校园建筑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仿佛能感受到莘莘学子在这里求学的身影与梦想,更让我想起了《夜幕下的哈尔滨》,想起了王一民,仿佛看到了那些不屈的师生们与侵日倭寇斗争的场景。

7月1日,我告别哈尔滨,前往大庆。大庆,这座因油而生、因油而兴的城市,承载着新中国工业发展的辉煌记忆。在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一件件实物、一幅幅照片,生动地展现了铁人王进喜“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奋斗精神。站在展馆中,仿佛能看到当年石油工人们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场景,铁人精神深深震撼着我的心灵。随后,我走进石油馆,了解石油的形成、开采与应用;在科技馆感受科技的魅力与创新的力量;于博物馆探寻大庆的历史与文化脉络,每一处都让我收获满满。
离开大庆,我继续向北,来到了齐齐哈尔扎龙湿地。这里是丹顶鹤的故乡,大片的芦苇荡随风摇曳,宛如绿色的海洋。当一群丹顶鹤优雅地从水面腾空而起,洁白的羽翼、鲜红的头顶与蓝天碧水相映成趣,那灵动的身姿仿佛是大自然谱写的最美诗篇,让人沉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从扎龙湿地出发,我一路奔向呼伦贝尔大草原。车子驶入草原的那一刻,视野瞬间变得开阔无垠。一望无际的绿色草原上,成群的牛羊悠然自得地吃草,洁白的蒙古包点缀其间,宛如散落在绿毯上的珍珠。微风拂过,青草的芳香沁人心脾,我尽情地奔跑、欢笑,感受着草原的宽广与自由。
沿着草原继续前行,我抵达了满洲里。满洲里国门威严耸立,这里是中俄边境的重要标志。站在国门下,望着对面俄罗斯的小镇,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晚上。在套娃剧场品尝着俄式餐点,喝着俄罗斯啤酒,观看着蒙俄的精彩节目,感受着这座边境小城的独特韵味。
离开满洲里后,我一路向北,穿过满归,踏上了黑龙江地区的土地。途中,一段神奇的音乐公路吸引了我。当车子行驶在上面,轮胎与路面摩擦竟发出美妙的音乐声,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共同谱写的乐章,充满了惊喜与趣味。沿着公路前行,我终于到达了漠河,走进了北极村。北极村是中国最北的村落,这里有着独特的地理风貌与民俗风情。我来到北极哨所,望着庄严的哨所与飘扬的五星红旗,心中涌起对边防战士的崇敬之情,是他们的坚守,守护着祖国的北大门。
这一路向北的旅程,从城市到草原,从湿地到边境,从自然风光到人文历史,每一处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领略到了祖国北疆的辽阔壮美与独特魅力,这段旅程,将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
七月七日的晨光带着几分清爽。我们离开北极村,来到了塔河,游览了鹿鼎山。鹿鼎山山势雄伟,传说这里是《鹿鼎记》中韦小宝藏宝的地方。车刚停稳,满眼的绿意便涌了过来——漫山的树木舒展着枝叶,阳光穿过层叠的叶隙,在石阶上洒下斑驳的光点,像撒了一把碎金。沿着山路缓步而上,风里裹着草木的清香,偶尔能听见几声清脆的鸟鸣,衬得山间格外幽静。山顶视野开阔,极目远眺,能看见连绵的丘陵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恍惚间似有江湖的悠远气息,让人想起金庸先生笔下的武侠故事,想起那些与山有关的传说。
午后二点半点,车轮碾过柏油路的轻响中,黑河中俄跨江大桥渐渐清晰。远远望去,这座钢铁长虹横跨黑龙江,桥身在阳光下泛着沉稳的光泽,主塔如巨人般矗立,牵着斜拉的钢索,将两岸紧密相连。站在桥头眺望,江水流淌得平静而有力,对岸的俄罗斯风光隐约可见。桥面上车流有序,我们驻足拍照,风中仿佛都带着跨越国界的热闹。这座桥不仅是交通的纽带,更是两国情谊的见证,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景象,忽然懂了这份连接的意义。
四点二十分,脚步踏入黑龙江母亲广场,马占山纪念馆就静立在广场一侧。青砖灰瓦的建筑带着岁月的厚重感,推开木门,仿佛瞬间穿越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展厅里,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旧物,都在诉说着马占山将军的故事——江桥抗战的硝烟、誓守国土的呐喊,透过文字与影像扑面而来。站在将军的画像前,阳光从窗棂照进来,落在那些记录着不屈的展品上,心中涌起的不仅是敬意,更有对这片土地上英雄故事的深深触动。
暮色渐浓时踏上归途。今天是七月七日,一个不能忘记的日子,今天一日的行程像一幅缓缓展开的画卷:鹿鼎山的自然之韵是开篇的清雅,跨江大桥的时代之姿是中段的壮阔,而马占山纪念馆的历史之重,则是收尾时余韵悠长的一笔。风里似乎还带着山间的草木香、江面上的水汽,以及纪念馆里那抹不曾褪色的赤诚,让人觉得这一天的行走,不仅是脚步的丈量,更是与这片土地的一次深情对话。
作者:张宏伟 2025年7月8日,写于驶往五大连池的旅行途中
编审:任锡良 刘建国 责任编辑:王亮亮 牛占峰
电话:0311-83655110 互动微信17732011101
欢迎关注扫描二维码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