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团体、一支队伍的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新征程上,公安文化建设迎来了历史发展新机遇。公安文化工作者要担当起时代文化使命,全面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动抓住时代机遇,提质增效,推动公安文化高质量传承、创新和发展,全面赋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夯实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
探讨公安文化的历史渊源,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三侠五义》《狄公案》《施公案》等历史公案小说构想的惩恶扬善、清正廉洁的理想追求,构筑了民间朴素的文化价值观。中华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的传统价值追求,体现出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特质与文化根脉。我党红色保卫组织创建以来,历经了艰辛而辉煌的奋斗历程,为公安文化注入了红色基因。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的公安红色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公安文化建设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担当起时代文化使命。应始终坚持正确导向引领,确保体现党的意志,反映党的主张,凝聚主流价值观念,真正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
首先,要在多元主体共建治理格局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公安红色文化。一是厚植公安红色精神,赓续忠诚血脉,弘扬英模精神,培育爱民情怀。通过公安红色文化品鉴研究、创新实践,凝练思想精华,提炼文化精髓,深挖公安文化精神内核,从中汲取营养,提升战略自信。如上海利用公安博物馆、中央特科旧址等历史文化资源,建立红色资源联盟,充分发挥公安文化社会效应,不断发展壮大主流价值、主流舆论、主流文化,把爱国情、强国志融入强国实践。二是发挥公安红色文化、法治文化的引领风尚作用。传播法治思想、弘扬社会正气,引领公平正义、见义勇为社会风尚,推动形成尊崇英雄、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提升道德品质、精神境界,同时,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夯实社会治理的文化根基。
其次,要在科技革命和治理变革中,实现科技发展与文化协同的辩证统一。一是科技赋能文化,激活公安文化活力。通过技术赋能、范式创新,推动英模文化、法治文化、公安特色文化直达基层,激活高质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如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通过公民警校平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现代版“亲民尚和图”。二是文化反哺科技,导入人文关怀。要以高质量的文化浸润,为数智技术、新基建导入人文关怀和温度,凝聚起公安机关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示范者、诚信风尚引领者、公平正义维护者”的文化共识。
构筑“平安中国”的文化标识
公安机关是平安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公安文化要创新内容、方式和载体,及时反映宣传维护国家安全、推动社会治理新成效新经验,展示“中国之治”的巨大优势,不断丰富平安中国建设的文化内涵,担负起“平安中国”文化使命。
首先,公安机关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增强打击效能和治理合力,主动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公安机关在平安城市、平安乡村建设、爱民实践和推动高效能治理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标识性文化创新,这其中既有特色鲜明的体制机制探索、特色技战法、工作理念、品牌文化等无形的文化理念和知识产权创新,也有看得见摸得着的标志性公安地标、特色公安文化纪念场馆、警队文化展示点等有形的公安精神文化标识。
公安机关应当树立文化保护的意识,会同文旅和城建部门,及时总结形成“平安城市和平安乡村”精神文化标识,将其纳入当地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范畴,传播法治文化,讲好警察故事,留住时代印迹和公安文化的根脉。要打造自信自强的“平安中国”文化样本,体现独有的法治精神和价值理念,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其次,构筑“平安中国”的文化标识,不仅要关注当下,也要回溯地域历史文脉。如号称中华第一街的上海南京路,不仅以商业特色闻名,更因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而扬名天下。公安机关要主动协调公安博物馆、公安资料馆,推动驻地文旅、城乡建设等政府部门,重视对公安历史地标建筑、公安文化旧址、文化名人故居和历史文献的保护。通过公安红色文化旧址和红色文物资料的历史保护,全方位展现城市和乡村的平安底色、幸福成色。
展示艺术人文的独特魅力
公安文化要展示公安特色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助推城乡文明建设。
首先,要不断丰富公安文化内容和形式。从红色文化传承到时代英模荣光,从公安工作理念更新到实践创新,从治理体系创新到高质量发展,要充分挖掘公安特色、地域特点的优质文化资源,运作好红色文旅资源,优化互动性场景、体验性项目。适时组织举办有国际影响力的公安“文创、文博、文艺、文体”主题特色活动,创造性讲好公安故事和地域红色文化历史,激发红色文化魅力。推动公安文艺创作、影视展播、文化演出、文博展览、警营体验、形象展示、主题防范宣传等“文旅商体展”多种业态深度融合,通过公安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文化强国和文旅名胜地建设中,有效提高公安文化的特色品牌影响力。
其次,要创新公安文化的时代表达。公安文化是与时俱进的,要在传承和创新发展中找到结合点。以公安红色经典文化传播为例,要创新演绎好时代背景下传统红色经典,通过传统人文价值理念的时代化阐释,增强文化传播共情力。要运用新时代语境,让文化表达更接地气,文化内涵更丰富,思想更深邃,情感更真挚。
最后,要运用科技赋能提升文化艺术人文魅力。要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推动新技术和新传播方式,创造传播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新文化产品,提升文化艺术人文魅力。利用人工智能实现跨越时空,跨越国度,以人机互动,沉浸融合等全新参与方式,增强文化时代传播软实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作者为上海公安学院基础部副教授)
编审:任锡良 王淑敏 责任编辑:张智磊 李维国
电话:0311-83655110 互动微信17732011101
欢迎关注扫描二维码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