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警事:0311-83655110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画廊

诗书画里见精神

时间:2017-01-16 11:22:28  来源:中国大健康  作者:秦向党
导读:我很喜欢诗书画,但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所以,相关理论上的东西讲不出个道道儿来,只能在理论外讲一讲艺术家的真人真事。今天我很想讲一讲吕广恒老师,因为自认识他之后,我就常常陶醉在他的诗书画里。

  诗书画里见精神

  ——吕广恒老师琐记

11.jpg

  我很喜欢诗书画,但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所以,相关理论上的东西讲不出个道道儿来,只能在理论外讲一讲艺术家的真人真事。今天我很想讲一讲吕广恒老师,因为自认识他之后,我就常常陶醉在他的诗书画里。

12.jpg

  2014年夏天,我在石家庄第一次见到了吕广恒老师。当时他大病初愈,行动还极为不便,从一楼步行上二楼,都需要抓着扶手“攀登”五分钟。然而,当吕老师站在画案前拿起毛笔时,其雄风绝不亚于一位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将军,从毛笔下流淌出的是一张张精美的书画,随着印章落纸,一阵阵掌声和着赞叹声就会弥漫在几十平米的画室里。吕老师有求必应,要字写字,要画作画,要诗赋诗,一口气挥毫三个多小时,尽管空调开到最大,但背上的汗水还是湿透了他的体恤衫。离开时,吕老师送了我一本他的创作自传——《云悟》,从中了解到,他自幼喜爱诗书画。正是这个喜爱,让吕老师从小就在诗书画方面屡屡获奖,立于同龄人之上;正是这个喜爱,让他能够做到宠辱不惊,始终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正是这个喜爱,让他在艺术的世界里孜孜以求,几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正是这个喜爱,让他的职业始终与艺术结缘,不仅在铁道部做了局级京官,期间政绩突出,成为行业名人,同时还在诗书画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画协会会员、中国铁路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和美术家协会理事……

13.jpg

  有人说艺如其人。观吕广恒老师的作品,无论是巨作还是小品,中国传统文化之风便会扑面而来,显得那么亲切、那么朴素、那么入眼入心,张张都是精粹的凝结,张张都透着深刻的意韵,随着他明快而悠扬地表达,观赏者仿佛置身于美景里,就会忘记世间的喧器与浮躁,在得到启发的同时,还会拥有一种轻松快乐的精神享受。在现实生活中的吕老师又如何呢?经过几年的相处,我深感吕老师待人正如他的诗书画一样令人折服。对待同行,老师跳出了文人相轻的怪圈儿,以行动告诉大家——文人应当相惜相依相敬。我的一位老乡,得了一幅“名画”,裱起来挂在了客厅里。有一天我和吕老师受邀到这位老乡家里做客,老乡非要让吕老师评价一番他的“名画”。吕老师认真地说:“挂在这里挺好。”的确,与吕老师认识几年,未曾听到过他贬斥别人诗词画的任何言语,偶尔遇到草率拙劣之作,最多就是拐弯抹角儿不予评价,无论是平时聊天,或是外出旅游,或是在微信发朋友圈,更多的是在欣赏别人的长处。对待学生,吕老师大多是赏识教育,学生当面或通过传送照片呈交作品后,老师总是先找出一系列好的方面大加表扬,而后才是加以改进的几点意见。听吕老师讲诗书画理论,纵贯古今,深入浅出,情趣盎然,加上他温和而认真,所以和他习字学画的有老有少,究竟有多少,他自己也说不清。我戏称他这里叫自然法门,别人愿意学,他就愿意教,久而久之,师徒关系自然形成。有一次我邀老师来家里做客,为了给他个惊喜,从不作画的我提前一天临摹涂抹了一张山水,故意不落款,挂在客厅的墙上等他评判。老师进门后,我让他猜猜是谁画的。他明知我爱人不拈毛笔,故意说:“这是弟妹的作品吧?”我笑笑说:“这大家批评人都这么有水平!”过了两天,吕老师对我说:“如果你舍得,我帮你把这张画改改。”我当然是不亦乐乎。只见老师拿起笔在原画上适度进行勾皴染点,不大一会儿,一幅像模像样的山水新作形成,最后题款:天堂有路任君走,才子神笔绘宏图。他边改边给我讲了许多绘画基本常识,让我受益匪浅。之后,这幅画一直挂在我家客厅里,亲戚朋友来了都夸我有才。每次满足虚荣的同时,我都不由得从内心敬佩吕老师。吕老师别特注重抬举自己的学生,他创作一幅画,经常自己调好色,让学生试着染几笔,落款就署上“与某某合制”;他创作一首诗,就启发学生想几个更妥当的字,落款就署“某某诗吕广恒书”。看吕老师习字作画赋诗本来就是一种享受,再让他如此拉进创作实践里跟他学习更是其妙无比。对待求诗求书求画者,只要时间允许,吕老师都是有求必应。他经常讲,艺术离不开生活离不开群众,艺术家也应该回报生活回报群众。他还说,人家真正喜欢你的作品,好不容易找到门上讨一幅,只要条件允许,还是要尽量满足他们的要求。遇到骗了他的字画拿去卖钱的,他也不生气,还说是好事,证明自己的作品有价值。吕广恒老师对艺术极其负责,从不当“复印机”,面对登门求讨者,从不简单应付,都要根据对方的意图进行创作,甚至遇到挑剔的“方家”,他都非常耐心,写幅行书,人家觉得不合意,就再写幅隶书,换着字体风格写,直到人家满意为止。一位求画者告诉吕老师,自己的老父亲八十有余,长期瘫痪在床,想求幅画挂在老人面前让他有个看的,但又不喜欢传统的松鹤图。吕老师就为他创作了一幅《仁者寿山》,图中山长水长松也长,群鹤盘旋期间,云蒸霞蔚,让人百看不厌。吕老师还是位典型的公益人,经常参加公益活动,尤其是国家机关组织的艺术名家下基层活动,总是少不了他的身影。活动期间,他都尽量多创作一些作品,尽量满足更多群众的需求。每次活动结束,他都深有感悟:每每看到基层群众对艺术的期盼,都强烈地感觉到作为一名艺术家,应该通过诗书画这种特有的方式承担起传递真善美的社会责任。

14.jpg

  欣赏吕广恒老师的作品,你首先会领略到一股浓浓的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在里面,但如果静下来细细品味,又能与当下合拍,与未来对话,确实是不拘一格。我曾问过吕老师写字绘画用材的问题,他明确回答不讲究。我曾经和朋友一起到吕老师的家中拜访他,其夫人刘洪玉女士让我们欣赏了吕老师创作的“精品”。这些平时不轻易示人的“精品”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什么品质的纸也有,最大的也不过两平尺,虽然小却都是诗书画融于一体的小品,传统题材之下,洋溢着简洁明快的时尚之风,张张精彩。夫人告诉我们,吕老师惜物,家里不缺纸,但从不浪费一寸纸,平时裁下不用或不小心滴上墨汁的纸边纸头,等有了空儿就在上面顺势进行创作,把它们收集在一起,时间久了,这些小品各具形态,还真成了不可多得的精品珍品。欣赏着这些,我想起吕老师常说的那句话:学习诗书画还是要从传统入手,不能无根而生;注重传统,但不要拘泥于传统,要善于结合时代特点吸收其它文化精粹的东西,比如日本在传统画方面的发展成果;借鉴不等于颠覆,不能把传统文化弄得面目皆非……。他如是说,也经常如此做,甚至面对旧体诗“严肃的传统”要求,他也经常敢于爆料和“改革”。有一次,老师书写宋代朱熹的《春日》时,由于我的扰乱,“万紫千红总是春”一句先写了“紫”字,只好搁笔。一年后再见面,我又拿出这幅书法“半成品”。他思考了片刻,拿笔在后面又续上几个字,变成了“紫万红千总是春”,落款处又赋诗一首:“隔年相聚见此幅,兴中改错笑新图。三友欢乐真如寄,人生如此复何求。”他说艺术创作不能机械,有时候揉进一些非传统的东西,可能会让作品更加富有价值和乐趣。诗书画如何求变,也是吕老师时常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每逢遇到这样的话题,老师都是洗耳恭听。就连我这不谙书理画理的人,口无遮拦妄批中国画漫画趋势严重、书法追求具象化奇异化问题突出时,老师也都是坚持听到我不讲为止。还表扬我说:“你虽然不懂,但通过你我可以从中了解到人们现在喜欢什么样的东西。”我和吕老师一起游览山西新绛县龙兴寺时,他在碧落碑前久久不肯离去,其兴奋溢于言表:“古人就注重艺术的创新,在那个年代,一篇碑文用了三种字体,又融合的如此自然,在今天看来依然如此大气美观,充分证明创新就是艺术的生命力!”

15.jpg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艺术家通过他的艺术思想、艺术行为和艺术作品应该能够凸显其精神。尽管吕老师头顶数个国家级艺术头衔,身披许多艺术光环,但他秉持德艺双修,坚持弘扬传统,坚持创新而为,这种精神都渗透在他的诗书画里,观赏他的诗书画,自然也能从中感受到这种精神扑面而来!(通讯员 秦向党)

16.jpg

17.jpg

责任编辑:guanliyuan1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