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警察网讯:今年33岁的张晓光进入警营已有11年了。2008年从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后,他便成为了饶阳县公安局的一名刑侦民警,11年来始终战斗在打击刑事犯罪的第一线,充分发挥信息化作战优势,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刑事犯罪侦查的技战法,直接指挥、参与侦破了各类刑事案件千余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600余名,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被河北省公安厅评为“河北省公安机关刑侦信息战专家能手”首批入选河北省公安厅刑事侦查专家人才库,2013年荣获“衡水青年五四奖章”,2015年被共青团河北省委、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河北省杰出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在领导眼中,他是干刑侦的“一把好手”
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新型犯罪层出不穷。面对新的犯罪手法和挑战,张晓光利用电子信息方面的特长努力钻研,将传统公安侦查手段与信息化作战相结合,11年如一日不断磨砺,让他逐步成长为一名刑事侦查的业务骨干,也获得了各级领导的一致认可:这小伙子,真是干刑侦的“一把好手”!
2010年的寒冬腊月,一股浓烟挟着烈火搅热了一个清冷的小村庄——饶阳县团里村。村民牛某家中起火、夫妻失踪、屋内有大量发黑的血迹。上案民警循线追踪到村东南的墓地,发现失踪女主人宋某的尸体,其头部有明显被暴力击打的伤痕。随后,宋某的丈夫牛某被粉碎成多段的尸体在村边一废弃的机井内被找到。一时间,灭门、碎尸、杀人魔等一系列刺激着人们神经的恐怖字眼迅速传播开来,案发村庄及周边区域广大群众关门闭户、提心吊胆,也给案件排查带来很大困难。张晓光充分发挥信息研判优势,以一件棉大衣残骸为突破口,划定摸排范围,逐人扩展研判,找信息、找线索,连续7个日夜,喝着冻冰的水、啃着干硬的面包,摸排走访200余人,整理信息3000余条,反复比对分析,最终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牛某涛并将其抓捕归案。
在战友眼中,他是总有办法的“小诸葛”
张晓光在衡水公安队伍中素有“警队小诸葛”的美誉,同事们都说,无论多么“难啃”的案子,无论多么纷杂的线索,他总能理出头绪、想出办法、找到突破口。
1997年3月,牛某洪在饶阳县尹村镇大王庄村持刀将他人刺死后潜逃,20年间杳无音信,期间多位主办人及多批次追逃民警先后开展了大量工作,却一直未能将该嫌犯抓获。“逃犯一日不落网,我们追逃工作一日不停歇!”这是张晓光面对受害人家属立下的承诺。他组织成立了研判专班,结合历年来留下的追逃线索数据和自身研判经验,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划定了11名疑似牛某洪的重点人员。经过反复比对、落地摸排,最终发现吉林省一名叫“李某福”的人员有重大嫌疑。通过进一步侦查,张晓光判定李某福即为牛某洪的洗白身份,随后和抓捕民警组成追逃小组,在辽宁、吉林两省追击2000余公里,终在一服务区内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将李某福抓获。经审讯,“李某福”交代自己就是在逃20年的命案逃犯牛某洪,并对当年持刀杀人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多年积案告破,张晓光实现了自己对受害人家属的承诺。
在家人眼中,他是啥事不管的“书呆子”
从警11年,张晓光在家中陪伴妻子、孩子度过一个完整节假日的次数屈指可数。“即便好不容易在家待会儿,他也是‘油瓶倒了都不扶’的主儿,不是抱着厚厚的法律专业书本研究,就是在电脑前噼里啪啦地查找别人都看不懂的资料,简直就是个‘书呆子’!”提到自己的老公,张晓光的爱人话语中既有埋怨,又有心疼。
别看家里的事他不管,一旦面对老百姓的事,张晓光可是无论大小都时刻挂在心上。饶阳县素有“京南第一大菜园”美誉,南北岩村的“万亩棚区”设施蔬菜种植更是颇具规模,是当地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2018年入冬后,短短一个多月时间,该区域连续发生12起蔬菜被盗案件,棚室西红柿被盗万余斤。这些西红柿虽然价值不高,但却都是群众辛勤劳动换来的硕果,嫌疑人一日不抓获,张晓光一日心里不安。而犯罪嫌疑人对地形极为熟悉,作案时间多选择在深夜,连续作案却没有留下丝毫蜘丝马迹,甚至有的农民自行在温室看守,仍然不能幸免。“小案”不小办,张晓光夜以继日分析线索,划定出了犯罪嫌疑人可能经过的19条路线,带领同事们在零下十几度的田地里连续蹲守十余日,终于将作案的犯罪嫌疑人刘某抓获,为群众挽回损失,还棚区一片安宁。
从地方院校到公安队伍,从一个“门外汉”到行家里手、业务骨干,张晓光十一载如一日,和千千万万的民警一起战斗在刑侦一线的平凡岗位上,穿梭在城镇村巷,抛洒着汗水、诠释着忠诚。他用十一载青春见证了饶阳职业犯罪群体的疯狂与覆没,见证了饶阳“由乱到治”的历史转变,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饱含忠诚与汗水的答卷!
编审:张凯森 责任编辑:路亚楠
责任编辑:guanliyu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