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馒头、面条、米粉、豆腐等小作坊食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老百姓每天餐桌上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由于小作坊“多、小、散、乱、差”的特点,存在较大的食品安全隐患,可能危及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了规范小作坊,加强监管,2015年12月,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将清镇市作为我省首个小作坊监管试点,开始探索适合我省特色的小作坊监管模式。目前,小作坊监管试点工作已初见成效,形成了有效的小作坊创办标准,基本达到了在全省“可借鉴、可推广、可复制”的要求,随着下一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试点经验的普及推广,我省食品安全水平的全面提升可以预期。
小作坊从业人员正在包饺子。
小作坊工人为产品贴上二维码便于追溯信息。
来自全省各区、县(市)的285名食药监管人员参加在清镇召开的全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试点工作现场会。
2015年12月,清镇市作为我省首个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试点,开始探索适合贵州特色的小作坊监管模式。2016年6月30日,我省首批小作坊登记证颁发给清镇市500多位小作坊业主,试点工作初见成效。
经过近一年的深入实践,清镇目前已努力构建起“实现全覆盖监管、建立可追溯机制、开展定期抽样检验、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建立社会共治机制”五位一体的监管体系,形成了有效的小作坊创办标准,为省内各地借鉴、推广、复制树立起了一个样板。
实现小作坊智能化全覆盖监管。只有摸清底数才能有的放矢有效监管,试点前清镇市办理了小作坊备案的仅35家,而此次通过拉网式摸底普查,共对全市597家食品小作坊建立了台账。目前,经规范提升,已经纳入清镇市智能化市场监管平台505家(依法取缔17家,自行转行75家),实现了小作坊数字化全覆盖监管。
建立可追溯机制。在试点工作中,清镇搭建了涵盖全市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全程监管的食品安全云服务平台,实现了从食品生产到消费投诉全过程有效动态监管;运用大数据手段适时监控小作坊生产全过程,对每一批次产品进行追溯,为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提供便捷方式,迫使生产经营者不敢掺假、做假;通过智能化监管系统督促执法人员依法履职,提高小作坊食品安全行政执法工作效率,运用移动执法终端,实现现场用手机操作直接打印出监管文书,让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管在大数据下处处留痕、清晰透明。
目前,该市食品安全云服务平台已对全市各类食品加工小作坊实现全覆盖数字化监管,产生数据15766条(其中监管执法数据6854条、业务数据8912条),让50余万清镇人民吃上了放心的小作坊食品。
开展定期抽样检验。该市制定了食品小作坊监督抽查计划,定期对白酒、米粉等几个主要行业小作坊产品进行抽检,并在贵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设立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站,推动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能力提升,将快检与日常监管、专项整治、案件查办及监督抽检等工作结合起来,及时排查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有效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目前,共开展监督抽样350个批次,快速检测420个批次。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清镇市充分发挥食安办统筹协调的作用,建立公安、生态、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动的执法机制,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对小作坊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开展联合执法105次,立案查处68件,罚没收入114万元,依法取缔食品小作坊17家。
建立社会共治机制。该市设立“食品安全曝光台”,及时将食品安全信息向社会公众传播;畅通食品安全举报渠道,设立举报奖励;建立食品安全投保机制,实现食品安全风险责任共担,每户小作坊每年只缴纳900元保费,即可累计享受100万元的事故风险赔偿,切实解决了小作坊业主后顾之忧。已有40户小作坊示范点参与食品安全保险。目前,清镇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行业自律、企业负责、公众参与,媒体监督”的网络化社会共治格局。
身份合法形象提升 食品更安全
加强小作坊治理监管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省生产加工环节监督抽检结果显示,有证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平均为95%左右,而小作坊加工的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平均不足90%,远远低于有证食品生产企业。”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宋宇峰指出,能否有效解决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问题,从生产加工源头上确保食品安全,已经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决定我省食品安全水平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
据了解,自2013年《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实施以来,由于食品监管体制改革以及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全省小作坊监管工作开展情况参差不齐,大量的小作坊没有登记,没有纳入各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日常监管范围,无证无照的生产点大量存在,存在监管对象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的状况,监管模式也各有不同。
目前,我省食品加工业生产力水平较低且发展程度不一,而相对的却是人口基数大、食品消费市场大,这就造成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大量存在,并呈现出“多、小、散、乱、差”的特点。
“多”是指数量庞大,据保守估计,全省的小作坊不会低于3万家;“小”是指规模比较小,小作坊多以家庭为单位,从业人员少规模也小;“散”是指分布比较散,小作坊主要分布在居民生活区、城乡接合部和农村边远地区;“乱”是指小作坊周边环境比较乱,不太符合食品有关生产场地的要求;“差”就是指小作坊的卫生状况和基础条件比较差。
正是因为这样的特点,使得绝大多数小作坊都是在自建房或租用房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而且由于从业人员素质低、食品安全意识差,生产设施设备落后,生产经营条件简陋,生产环境卫生状况恶劣、面积狭窄等等原因,无法达到生产加工流程的基本要求,所以食品安全隐患非常严重。
小作坊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隐患之一,但又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加之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编制少、职责多、压力大,执法监管力量严重不足,因此,一直是食品安全监管的一大重点和难点。
“同时,我省地区差异、城乡差异等又决定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小作坊仍将存在,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在大部分农村地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仍然是我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民就业的重要手段。”
宋宇峰表示,更为复杂的情况是,我省又是多民族聚居区,不同的民族饮食文化差异很大。“所以,一方面治理小作坊加强监管势在必行,而另一方面,治理监管工作必须既要考虑食品安全、保障人民健康,又要考虑到社会稳定、就业和方便群众生活等问题。”
“说实话,我做梦都想有一个合法的身份,从4年前刚开始做饺子馒头卖就在想了。”11月23日,贵州沐谷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袁琴在谈到小作坊的规范登记时说。
位于清镇市巢凤社区干河坝村的沐谷公司是一个家庭作坊,成立于2012年,有6名食品从业人员,主要从事手工鸡蛋面、手工饺子、汤圆、馒头、点心等多品种面点的生产加工,虽然有一定的口碑,但很长时间以来却一直做不大、做不强。
袁琴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以前没有注重食品生产加工的基本卫生条件要求,存在生产、生活不分离,生产流程布局不合理,功能区间划分不明显,导致生产加工场所环境卫生脏、乱、差,作坊形象不好,产品质量也不是很高。
“后来,我们积极响应食品安全监管及改造政策,开展规范提升。”她介绍,作坊于2015年12月注册“贵州沐谷食品有限公司”,并于2016年6月30日办理了《贵州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取得了合法身份。“这意味着我们是正规生产作坊了。”她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通过改造,袁琴的小作坊已经达到食品生产加工的基本卫生条件要求,并由此提高了作坊的对外形象,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产品质量,进一步确保了食品安全。“前来购买面点的新老顾客对改造后的环境卫生及面点质量赞不绝口。”袁琴说,现在作坊每月的产销量比改造前提升了50%,而且发展越来越快,预计到旺季时每月产销量还可以再增加一倍。
和袁琴有类似经历的还有清镇湘泰阳光豆制品加工厂的负责人刘建云,他的小作坊有4名从业人员,主要从事豆腐干、白豆腐、油豆腐等豆制品的生产加工。和大多数小作坊一样,湘泰阳光豆制品加工厂一开始也存在环境卫生差、从业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导致产量低、销量小。
去年底,刘建云根据清镇市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试点工作要求,在作坊原有生产条件差、规模小、生产加工场所不规范、生产设备老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规范提升工作,并采购了一批新设备,于今年9月取得《贵州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
“作坊改造规范后,尤其是取得登记证和相关手续后,附近的学校和企业的食堂来采购豆制品的就多了起来,每天可以销售200多斤,而且日渐增长,这更加激发了我做好产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刘建云希望在食品监管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进一步扩展市场,扩大销量,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吃上安全的食品。
“通过改造,我的酒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环境美了,生意也更好了,酒还没出炉就被一抢而空。”清镇市卫城镇罗记酒坊负责人廖云芳表示,今后将秉承用良心做食品,做好食品的原则,让酒坊持续“美丽”。
如今,“身份合法了、形象提升了、食品安全了,生意自然越来越好”的想法成了清镇众多小作坊业主的共识,大家都积极响应食品安全监管的要求,加强对自家小作坊的规范提升,努力做放心食品。
明年全面实施普查登记制度
目前,清镇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试点工作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对于全省来说,还仅限于一个区域一个点,更重要的是要将这种模式和经验在全省推广和普及。
“我们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在2016年底或2017年上半年,首先要安排部署对全省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情况进行普查登记。”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副处长张体勇表示,通过摸排,理清我省食品生产加工业态底数和行业分布情况,把底数摸清后,按照区域集中和原址改造两种思路,在普查登记的基础上进行登记分类,然后实行分类管理。
他解释说,区域集中就是将某些有条件(易于从分散经营升级为产业化经营、从小作坊升级为企业)的小作坊集中在某一个区域或者工业园区,进行集中加工生产、集中监管;而另一思路就是根据小作坊实际情况进行原址改造,不强求一定要进入园区,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提升。“主要还是基于方便群众和部分小作坊缺乏条件实施大规模改造来考虑。”
据悉,我省将按照“提升一批、规范一批、取缔一批”的原则,对食品小作坊进行逐步规范改造。
“提升一批”就是对功能布局、生产工艺等明显高于小作坊创建标准的,指导、帮助其向生产企业方向发展,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经营。
“规范一批”就是对具备基本条件,但环境卫生、管理规范等不完善的小作坊,由监管部门负责培训、指导,进一步完善,通过规范改造后能达到小作坊登记条件的,可以登记发证。
“取缔一批”就是对既达不到登记管理条件,又不愿开展规范改造的小作坊,依法进行取缔或者动员其转行。
同时,对于那些恶意造假、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使用病死或者来源不明的畜禽加工肉制品、使用回收的地沟油或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的黑窝点,必须坚决打击。“因为这已经属于违法违规了。”
张体勇告诉记者,预计在2017年上半年,新修订的《贵州省食品安全条例》发布以后,就会在全省推广和全面实施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普查登记制度,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有信心把小作坊规范好,让全省食品安全更上一个台阶。
“事实上,做这些工作的最终目的还是要尽可能地消除小作坊,要以企业化生产来弥补市场的需求。”他指出,小作坊的发展要符合市场规律,就必须做大做强。“因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基础的发展,小作坊必然会越来越少,而规模化企业则会越来越多。”(记者 张元斌) 责任编辑:guanliyuan2
|